当全球经济体系迈入数字化转型的深水区,数字经济作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正深刻改变着生产生活方式,重新定义经济增长模式。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中,银行业作为金融体系的中坚力量,其数字化转型不仅关乎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更是推动数字金融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重要力量,进一步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激发经济新活力。本文将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为例,探讨银行业如何通过数字金融创新,重塑金融服务生态,开启经济转型的新篇章。
数字经济的崛起,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其高效流通与深度挖掘,重塑了资源配置的格局,促进了资源配置的优化,加速了产业创新的步伐,为金融业的深刻变革奠定了基础。
数字经济的繁荣,离不开金融血液的滋养,而数字金融正是这场经济革命中的关键“输血泵”。数字金融作为数字经济与传统金融深度融合的产物,其内涵广泛且动态发展,依托互联网技术与信息科技,对传统金融服务模式进行了重塑和扩展,紧跟技术迭代与金融创新的脚步,不断进化其表现形式和应用领域。
对于数字金融的理解,虽各方视角不一,但共识聚焦于其核心特征: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数字技术融合应用为关键动力,进行金融业务模式的数字化创新,最终实现与数字经济全面适配的金融形态。数字金融不仅是金融领域全面数字化转型的体现,也是金融创新支持和加速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桥梁,旨在以更高效、更高质量的方式,促进实体经济的繁荣,提升民生福祉。
数字金融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推动力量,具有两个维度的意义。一是关注金融领域的广泛数字化转型,通过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应用,实现推动金融自身高质量发展,促进金融服务的提质增效。二是聚焦以金融创新支持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实现以更高效率、更高质量、更好效果的方式服务实体经济、增进民生福祉、促进自立自强的最终目标。
数字金融以其高度的信息化与智能化特质,不仅极大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可获得性,更为小微企业、偏远地区及广大公众打开了前所未有的金融准入大门。数字金融通过精确实时的数据分析与预测,有效对接供需两端,加速资本向价值创造的高效流动,为实体经济发展装上了“加速器”。
然而,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并非毫无波澜,它伴随着一系列挑战与考量:“安全与隐私”如何在数据的广泛应用中得到保障?“监管与合规”如何在创新速度与风险控制间找到平衡点?“技术与伦理”如何在智能化推进中得以坚守?这些都是我们在享受数字金融带来的便捷与效率时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在技术变革持续推进与我国加快建设数字经济的背景下,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早已拉开序幕。各金融机构旨在通过技术创新,重构金融服务模式,满足市场与客户的多元化需求,这一过程涵盖了从渠道服务、产品创新、风险管理到内部赋能等多个维度的深刻变革。数字金融作为这一进程的深化与拓展,不仅继承了数字化转型的基本逻辑,更在理念与实践层面进行了全面升级。如今数字金融正在重塑传统银行业的经营与管理体系,助力金融机构优化经营管理策略、产品服务方式和组织协同机制,实现生产效率、运营效益、经营效果的多维提升。
一是客户需求的快速变迁。随着“互联网原住民”逐渐成为金融服务的主要消费群体,他们对金融服务的期待不再局限于基本的存取款和转账,而是转向更加便捷化、个性化、场景化的产品和服务。传统银行需要快速适应这一变化,提供符合新时代客户需求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二是金融科技的竞争压力。新兴的金融科技企业凭借其灵活的业务模式、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创新的服务模式,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这促使传统银行不仅要提升自身技术实力,还要在产品服务和用户体验上探索新的增长点和差异化服务。
三是监管环境的动态调整。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对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银行在追求技术革新和业务拓展的同时,还需确保合规性,尤其是在数据保护、隐私安全及防范金融风险方面,需要不断适应监管政策的更新与变化。
一是服务效率与客户体验飞跃。银行利用AI、大数据等技术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精准理解客户需求,通过构建个性化、定制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增强客户黏性,提升品牌价值。
二是经营创新多元收益并进。银行数字金融的发展不仅限于服务层面的改进,更是商业模式的重塑,银行通过开发新的数字产品和服务,如基于API的开放银行平台,与第三方合作伙伴共建生态系统,开拓非利息收入来源,实现收入结构的多元化。
三是智能风控携业务稳健前行。数字化转型还意味着风险管理的智能化。运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银行能够更精准地识别风险,及时预警,实现风险管理的前移,有效保障资产安全和业务稳健。
邮储银行作为一家拥有广泛网点布局的国有大行,体量大、业务全、分布广,制度层面上,需要打破传统的部门壁垒,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提高机构整体运营效率,推动业务流程再造。技术层面上,需要不断更新系统和技术架构,克服现有系统的限制,构建更加灵活、开放的技术平台。人才层面上,发展数字金融需要业技融合的复合人才,如数据分析、架构设计、模型算法、网络安全、数字化运营等各方面专业人才。
为了平衡传统与数字金融服务的关系,邮储银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行推进“数字化商业模式创新”和“传统银行智能化重塑”两大轨道,围绕“基础建设、经营管理、服务运营、产品业务、生态场景、风险防控”的“六维”角度不断开拓创新服务的边界,迈向数字金融新高度。
深化前沿技术应用,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强化数字基建,邮储银行建设个人业务、公司业务、信用卡业务、资金业务等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打造坚实可靠的技术底座。二是推进前沿探索,邮储银行依托“邮储大脑”打造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物联网三大创新平台,建成智慧决策、生物识别、语言语音、智能图像、知识图谱、智慧物联六大创新能力,构成完整的智能化能力支撑体系。三是释放数据价值,邮储银行推进数据资产化、数据产品化、数据服务化,全域数据资产整合业务系统数据,为70余个业务系统提供超1600项数据服务,渗透全业务领域,全面释放数据潜力。
坚持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智能化工具,推动组织运营的高效与敏捷。标准化提效方面, 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通过自动化处理大量重复性工作,显著提升了内部管理效率。截至今年6月末,RPA机器人部署流程超2200个,已累计执行360万余次,有效促进降本增效。智能化提效方面,借助大模型技术在多项管理场景的应用,如在柜面服务场景智能助手“小邮助手”问答回复率达97%,在年报信息抽取场景处理超过1000份同业年报,节省工作量超过900人天,抽取准确率近90%。
持续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一方面,邮储银行致力于提升网点的服务水平,确保基础金融服务的可得性。通过深化员工培训机制提升服务团队的专业性,同时推进自助设备部署提升网点现代化服务体验,例如云柜服务体系,使网点高柜业务全面后台化,实现人工温度与智能效率的有机融合,截至6月末,邮储银行8127台自助设备和9360台移动展业设备接入“云柜”模式,2024年上半年服务客户达445万人次。另一方面,邮储银行大力推动客户服务平台的数字化进程,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渠道服务体系,持续推动手机银行、企业微信、个人网银等线上交互平台建设。同时,构建精准全面的客户画像,围绕大众、代发、青年、公司主办行客户、无贷户、专精特新等重点客群提供个性化、综合化专属服务。
不断升级产品模式。作为零售信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邮储银行的主动授信模式日趋成熟,涵盖“三农”金融、消费信贷、信用卡、公司金融等领域,名单库规模超过1.2亿人。通过多维数据价值挖掘建立精细化客户分群画像,准确捕捉客户信贷需求,使用立体式营销网络精准触达客户,为客户提供“秒批秒贷”的服务。截至6月末,主动授信贷款余额超2400亿元,不良贷款率控制在0.5%以内。同时,邮储银行推出数字化拳头产品“小微易贷”,增强小微金融服务便捷性,全流程线上操作,支持随借随还。截至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9万亿元。
加速提升场景聚合和生态平台建设。开放银行服务平台与C端、B端、G端、F端用户及客户联动发展,推动“金融+生活”“网点+商圈”及“线上+线下”场景有机融合,通过API和H5方式对接应用场景超2000个。“邮你同赢”同业生态平台把自身的特色优势嵌入同业生态圈中,积极致力于为同业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运用数字技术打破时空限制,助力资源要素快捷流动,截至6月末,平台注册机构超2400家,累计交易规模突破3.5万亿元。
着力建设智能化风控体系。一方面,打造 “金睛”信用风险监控系统、“金盾”资产质量管理系统、“金卫”新一代不良资产管理系统等系列风险管理平台、“金信”统一授信管理系统等企业级风险管理平台,为业务发展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创新数字化风险管理工具。自主研发“看未来”模型,从行业趋势、企业成长性、企业财务表现等多维度全面了解客户,提高风险识别能力。2024年上半年使用“看未来”技术批复客户7520户、增长114.00%,批复金额6540.97亿元、增长169.14%。
为综合有效评价行业数字金融发展情况,优化数字金融路径选择,邮储银行构建了“i-Super”数字金融指数。立足“行业级-企业级-业务级-区域级”四大评价主体视角,围绕基础建设(Infrastructure)、经营管理(Supervision)、服务运营(User-operation)、产品业务(Product)、生态场景(Ecosystem)和风险防控(Risk)六大数字化重点领域,根据主题特点设置差异化评价指标。建立专家库,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引入证券指数编制方法论,输出可量化、专业化的指数结果,全面衡量数字金融发展成效,展示数字化转型现状、挖掘转型潜力。
根据“i-Super”数字金融指数显示,邮储银行自2023年以来数字金融发展整体稳定向好,成果较为显著。2024年上半年总指数得分较2023年同期提升4.1%,整体呈现出线上化全面覆盖、金融科技持续赋能、内部管理提质增效、风险欺诈有效控制等趋势。
展望未来,银行业将深耕数字金融,朝着构建智慧银行生态的目标迈进。银行将不仅仅是金融服务的提供者,更将成为连接生活方方面面的数字生活伴侣,重新定义金融服务,引领我们步入一个更加智能、便捷、美好的金融生活时代。
(和雯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网络金融部高级业务专家,李豫立供职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网络金融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