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国家级经开区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科技创新能力是衡量其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据最新统计数据,国家级经开区拥有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683家、省级及以上研发机博亚app 博亚体育构1.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6.5万家。为此,本报推出“创新引领经开区发展”系列报道,集中展现国家经开区在培育创新力量、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中的特色做法和成果。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黄埔)国际算法算例大赛颁奖典礼上,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广州开发区)的琶洲实验室(黄埔)正式发布“黄埔星”大模型。
“这只是广州首个技术自主可控的大模型。”中国科学院院士、琶洲实验室(黄埔)主任徐宗本表示,未来“黄埔星”大模型将与全国龙头企业、研发机构在国内医疗、工业、政务等领域推进“领域大模型”定制开发。
这是广州开发区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之一。作为广州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广州开发区全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经济开发区前列。近日,商务部公布2023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广州开发区综合排名位列前三甲。
2023年12月,由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在广州开发区亮相。这是该款无人驾驶航空器在取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和标准适航证后的商业载人首飞演示。“未来,我们也会陆续推出‘空中出租车’项目。”公司副总裁贺天星说。
目前,广州开发区已在空中通勤、空中物流、空中文旅方面开辟测试了5条航线。全区集聚低空经济产业上下游企业共计50家,覆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等智慧城市服务的方方面面。广州开发区低空经济产业已走在全国前列。
从打桩到首车下线天,刷新全球整车下线万辆/年……小鹏汽车广州智能网联智造基地,演绎着全球先进生产线的工业传奇。随着新能源汽车产能不断释放,广州开发区正在形成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双轮驱动的新格局。从动力电池到零部件生产,再到整车制造,广州开发区在全国都有了一席之地。
无论是低空经济,还是智能网联汽车,都只是广州开发区逐鹿新赛道的缩影。一年来,广州开发区新兴产业“强筋壮骨”,产业链“强链补链”,工业体系更加健全,跑出产业升级“加速度”。该区2023年累计签约项目402个,签约投资额超3500亿元,引进落地孚能科技、TCL中环等百亿级项目10个,项目数和投资额双双创历史新高。
当前,广州开发区正加快把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广州海丝城、广州国际生博亚app 博亚体育物岛这“三城一岛”建设成为广州产业发展的增长极,打造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中新广州知识城要在中新“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上作出新示范,广州科学城要在“制造业当家”上扛起新担当,广州海丝城要在服务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上展现新作为,广州国际生物岛要在广州“建设全球生物医药创新与产业发展高地”征程中贡献新力量。广州开发区将通过进一步强化空间互融、优势互补、产业互联,挺起高质量发展的产业脊梁。
记者打开由“三城一岛”构成的广州开发区地图,发现各大产业集群“串珠成链”,新兴产业的“星星之火”正成燎原之势。广州开发区现已形成汽车制造、新型显示、绿色能源、新材料、美妆大健康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2023年6月,依托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广纳院)建设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国家纳米智造产业创新中心,正式落户广州开发区。它是纳米产业领域目前唯一的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
“国家纳米智造产业创新中心围绕纳米材料创新升级、纳米电子器件创新攻关、纳米医疗技术突破三大发展方向开展技术攻关和工艺创新,推动纳米技术快速融入高端制造供应链,积极培育纳米智造产业新业态。”国家纳米智造产业创新中心董事长、广纳院副院长柴剑宇介绍,目前该中心已在量子点、微机电系统元器件、纳米医药等方向展开工作。中心同时建设纳米生物医药安全及微纳加工等研发平台,支撑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和初创企业孵化。
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广州开发区面临着如何增强创新策源力,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的新命题。为此,广州开发区选择以最快速度、最大力度建设大装置、汇聚大院所、打造大平台。该区建立起“2+3+N”的战略科技创新平台集群,不断抢占前沿科技制高点,持续提升科创能级,形成强大的磁吸效应,努力从制造大区向创新强区跃升。
大院大所大装置的纷至沓来,既加强了广州开发区基础研究的根基力量,也为广州开发区开辟了新的产业赛道。
这些大院大所大装置,与广州开发区的产业“碰撞”,迸发出“从0到1”的灿烂火花。
如今,广州开发区聚集了各类高端研发机构1000多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9家,省高水平创新研究院9家。该区集聚中小企业超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500家,上市企业累计83家,上市企业数量居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建成孵化载体总面积近500万平方米,孵化出洁特生物、禾信仪器、迈普医学等一大批优秀企业。
开园一年多,中新广州知识城的中新智慧园已入驻了多家高精尖企业及多个项目。
“完全没有‘水土不服’,几乎是无缝对接。”广州来恩生物医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彭晓明说,中新智慧园有优质的营商环境、高效的产投联动投资机制以及高生产力的产业集群。在这里能看到很多熟悉的新加坡元素。
目前,中新广州知识城已聚集逾1000家前沿科技企业,成为新加坡企业来华投资首选地。作为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广州开发区增强链接内外资源的水平,实现“开放之变”,经贸联系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广州开发区坚持营造开放创新的氛围。2023年,广州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突破30亿美元,连续5年位居全国开发区第一。数字背后,是广州开发区持续发力优化营商环境。
广州开发区推出商事登记“跨境通”,并不断拓展服务范围;成为全国唯一经国务院批准开展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的区域;获批全国首个“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在全国首创“一业一单”监管;在全省首推人才商事服务“极速办”机制、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等。这一系列举措的应用,使广州开发区营商环境便利度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
广州开发区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加速推进穗港科技合作园、穗澳创新园等平台项目;出台“港澳青创10条”,用好澳门青年人创新部落、“湾创之星”等港澳青创载体,推进粤港澳知识产权互认互通。
在新质生产力的助力下,广州开发区正走上新型工业化的转型之路,未来这里有望诞生更多的千亿级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