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亚体育(中国)官方APP

让“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记贵州榜香郁苗博亚app 博亚体育绣服饰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蒋秀菊|博亚体育
公司动态
让“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记贵州榜香郁苗博亚app 博亚体育绣服饰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蒋秀菊
时间:2023-09-03浏览次数:
 在贵州榜香郁苗绣服饰开发有限公司苗族非遗文化展示中心里,摆放着一件件做工精美的绣品,香包、领带、枕头、披巾……各种花鸟虫鱼图案色彩艳丽、栩栩如生,每一件绣品均用料讲究,做工精细,图案古朴,灵秀新颖。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合,让游客爱不释手。  蒋秀菊是贵州榜香郁苗绣服饰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贵州省高级工艺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十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苗绣事业,先后获得中国优秀青年设计师、贵州省“最美创新

  在贵州榜香郁苗绣服饰开发有限公司苗族非遗文化展示中心里,摆放着一件件做工精美的绣品,香包、领带、枕头、披巾……各种花鸟虫鱼图案色彩艳丽、栩栩如生,每一件绣品均用料讲究,做工精细,图案古朴,灵秀新颖。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合,让游客爱不释手。

  蒋秀菊是贵州榜香郁苗绣服饰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贵州省高级工艺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十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苗绣事业,先后获得中国优秀青年设计师、贵州省“最美创新青年”“最美贵州人”、贵州“最美劳动者”、贵州“五四青年奖章”、贵州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首届“黔东南突出贡献人才奖提名者”等荣誉。

让“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记贵州榜香郁苗博亚app 博亚体育绣服饰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蒋秀菊(图1)

  图为贵州榜香郁苗绣服饰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蒋秀菊与苗族绣娘们一起赶制苗绣订单。

  为改变苗绣技艺传承人日益减少的局面,2011年以来,她跋山涉水,走访记录施秉县及周边县市各苗族村寨的刺绣技术,创建“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习所”,每年在县内外少数民族村寨以及县内移民安置区开展苗绣技能免费培训。2018年以来累计培训妇女3500余人次,公司从不到一百人发展到现在拥有一支约1000名专业绣娘和一批专业设计师、制版师、打样师的团队。

  “通过培训,不仅提高了农村妇女的刺绣技能,还激发了她们学习传统手工艺的热情,越来越多的年轻绣娘踊跃参与进来,传承苗绣技艺。”蒋秀菊说。

让“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记贵州榜香郁苗博亚app 博亚体育绣服饰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蒋秀菊(图2)

  图为贵州榜香郁苗绣服饰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蒋秀菊在马号镇六合村基地指导培训绣娘。

  苗绣是苗族历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书写着苗族群众从远古时代至今的历史足迹,是苗族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经过几次外出学习、调研苗绣产业市场后,蒋秀菊认识到,必须将苗绣传统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相融合,走产业化道路,才能使传统文化走近大众、走向世界。

  于是,蒋秀菊多次带领公司与贵州大学美术学院、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等院校,以及贵州多彩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知名设计平台,进行“校企、企企”合作,推动传统元素在产品设计、工艺技术、生产技术等流程上与现代时尚因子相结合,实现“手工、机绣、手工+机绣”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即公司团队设计的图案通过制版后,可通过传统苗绣构图和机绣装饰画批量生产,实现多渠道收益。

  如今,在蒋秀菊的带领下,公司产品已远销北京、上海、广州、苏杭等地,先后获得了79项国家专利和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企业等一系列荣誉。

  多年的探索实践,蒋秀菊逐渐将开发苗族文化商品,传承民族文化,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大事业。

  “只有把苗绣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才能解决更多的少数民族妇女就业增收问题。”蒋秀菊说。

  结合公司苗绣产业优势,蒋秀菊主动与施秉县双井镇龙塘村等村寨签订帮扶协议,在多个苗族村寨建立乡村刺绣生产基地,以“公司+基地+绣娘”的形式,动员乡土绣娘参与进来;同时借助国家政策东风,建立就业扶贫车间,以“订单扶贫+就业扶贫”的形式带动妇女就业增收。目前,蒋秀菊创办的公司已助力1000多名妇女居家就业,绣娘人均收入6000元至21000元,“苗绣助力就业减贫——贵州省施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案例”获第三届全球减贫最佳案例。

  “让‘指尖技艺’真正转化为‘指尖经济’,让广大农村妇女有活干、有钱挣,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这是我的初衷,也是我努力的目标。”蒋秀菊说。博亚app 博亚体育博亚app 博亚体育

Copyright © 2023-2023 博亚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14533号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郑汴路39号16号楼22层2213号  邮箱:3508448626@qq.com  电话:18238528218